编者按
去年以来,市委把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持续开展警示教育、专项整治、正风肃纪问责,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机关工作面貌有了很大转变。“先让百姓有个好心情,再为百姓办事情”成为窗口办事新常态;机关工作流程不断优化,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家和客商对大连充满信心,大连的吸引力、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的作风建设工作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相比,同企业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说去年抓机关作风转变是1.0版,那么今年就要打造作风转变的2.0升级版。本报从今日起,开设“作风建设进行时”专栏,围绕全市各地区各部门作风建设工作进行深入报道,以期树立严格抓作风建设的鲜明导向,确保推进全市作风转变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本报讯(记者刘湘竹)日前,市民吴女士打算申请设立旅行社,给中山区旅游局打电话做预约,很快工作人员就上门审核材料,吴女士“零跑腿”办好了手续。为切实破解“办事难”,中山区委、区政府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坐到窗口全流程体验办事过程,下基层与服务对象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工作流程及工作机制上采取更便利化的办法,切实解决“办事难”问题。
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中山区采取了“一次性告知”、“一口受理”等便民便企做法。在近期“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从细节入手。全区积极推进“互联网+审批”,164项承诺事项全部搬到网上进行预受理,在全市率先实现了24小时网上预受理服务;推动部门行政审批“五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平均压缩60.8%;将审批事项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公示牌、告知单等形式全部进行公示,方便公众快捷透明办事;4月21日在全市率先实行服务大厅双休日无差别服务,其间无休窗口2/3人员在岗服务。
全区窗口服务单位领导纷纷下沉到窗口“坐班”,通过亲身办理和体验,及时发现问题,听取群众反映,研究解决办法,同时,督导一线窗口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办事效率。青泥洼桥街道将“先做事、后论理”的工作理念应用在解决“办事难”的工作中,制定“窗口工作日志”,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当场整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及时上报,统计每天的居民办事数量。从以往“办事找上门”变为现在“服务送上门”,让企业和百姓办事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