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福进行港内设备日常的检修和维护。
张焕福进行设备故障排查。
〚文·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秦至〛
在大连港集发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发物流)二楼一间办公室内,几件洗到褪色的红色工作服悬挂在更衣柜上,一张方桌、几条长凳陈列在房间中央,这是张焕福和同事们日常短暂休息的地方。
张焕福是集发物流安全技术部技术主任,是团队公认的“技术大拿”。他和团队如同行走在港内的“红服医生”,三十多年如一日,用青春和汗水为港口流动机械维修提供技术保障,以日益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物流作业稳定顺畅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
潜心学习
从学徒工到“技术大拿”
1988年,初到公司的张焕福还没有实操经验,只能跟在师父身后一点儿一点儿摸索。
港口的流动机械设备结构复杂,各个品牌型号设备又不尽相同,技术人员的成长主要依靠“师带徒”模式,学徒通常要随师父经过3到4年的经验积累才能实现独立作业。
机械故障可能是多方面的,这次的故障成功处理了,不代表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顺利解决。“那会儿我工作服的口袋里会放个笔记本,跟师父解决了什么故障问题就记录一下。时间长记不清了,还可以再翻笔记看看。”张焕福说。
日复一日,张焕福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和专业知识,渐渐摸索出独立排查故障的思路和方向。张焕福告诉记者:“刚开始需要依次走完每个排查流程才能找到故障点,后来听现场报回来的故障情况,基本心里就有个预判了。”从学徒工到出徒,从值班班长到技术主任,张焕福的成长得益于师父的带领和公司的培训,更离不开他自身的钻研态度。
如今,张焕福口袋里没有了笔记本,取而代之的是烂熟于心的经验和记忆。对于正面吊、堆高机、叉车等关键设备的维修,他不仅能够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设备故障的原因,还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确保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有什么事情交给老张,他能处理得又快又准又好,不留隐患。”张焕福的同事说。
冬冷夏热
一身油污是工作常态
从最热到最冷,张焕福一年四季都在户外作业,日常要接触的是盛夏时刚停车的高温发动机、严寒时冰凉刺骨的钢铁部件。
去年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港内一台堆高机发动机突发故障停摆,集装箱悬挂在高空。接到抢修任务,张焕福立即带领团队赶往现场。张焕福回忆,当时户外体感温度超过40℃,但按照规定,技术人员必须身着一套长袖长裤工作服。待发动机温度稍有下降,张焕福就开始拆卸检测、排查故障,只为了尽快将高空的集装箱放下来,保障现场生产安全。
“类似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当时的想法就是尽快把问题解决,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保现场,不能让生产作业现场停摆。”张焕福说。
不久前,港内一台关键正面吊突发故障,导致场地大量集装箱无法及时装卸。抢修现场,张焕福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迅速判断出故障原因在于传动系统异常,于是带领团队加班加点,连续奋战,第一时间完成设备修复,让港口物流作业恢复运行。
除了紧急抢修,张焕福还要负责港内设备日常的检修和维护,从早到晚基本闲不下来。“我们平时工作起来一点儿形象也没有,工作服两天就要一洗,身上沾满了机油。”张焕福说。
灰头土脸、一身油污是张焕福的工作常态。这份又脏又苦又累的流动机械维修工作,有些人坚持不到3个月就离岗了,而张焕福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与时俱进
携团队共同成长
在集发物流安全技术部有一个有趣的习惯,就是师父会管徒弟叫“师父”,比如:“师父,求你了你可别出问题啊!”“师父,你可给我好好学啊!”如今,张焕福带领徒弟出现场时,也免不了要嘱咐一番:戴好安全帽,别干这个、别动那个……在一声声念叨和嘱咐之中,充满了师父对徒弟的爱护。
“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位的,首先你要检查动力装置有没有问题?第二个检查制动系统是不是‘抱死’了?第三个检查电气系统控制过程有没有问题……”在检修现场,张焕福会和徒弟、技术团队成员分享具体问题的排查方法。除此之外,每天的早班会上,张焕福也会和团队交流总结前一天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整个团队的维修水平,为集发物流的长远发展储备技术人才。
近年来,港口流动机械设备不断更新升级,这对张焕福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现在的设备精细化控制越来越多了,每个季度设备厂家会出一本厚厚的排查记录,但书面学习和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大差距。有些问题我们搞不定,就需要跟设备厂家沟通学习,询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再结合实操经验慢慢摸索。”张焕福说:“作为老一辈的技术人员,我也需要更深入地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带领团队一起进步。”
张焕福说
●刚开始需要依次走完每个排查流程才能找到故障点,后来听现场报回来的情况,基本心里就有了预判……
●我们平时工作起来一点儿形象也没有,工作服两天就要一洗,身上沾满了机油……
●现在的设备精细化控制越来越多,每个季度设备厂家会出一本厚厚的排查记录,作为老一辈的技术人员,需要更深入地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