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与提质增量

2025年04月21日

〚周波 杨李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也是大连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之年。通过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在有效扩大内需的同时,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增力,不仅有助于完成大连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亦将为大连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提供强劲动力。

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8月大连高新区管委会就印发了《大连高新区支持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并明确通过择优扶持、人才保障和金融合作等方式对平台经济予以支持,有效促进了大连高新区平台经济发展。

大连应及时总结并推广近年来高新区平台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全域平台经济发展,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同时,在促进大连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步完善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以推动平台企业规范经营、有序竞争、提升质量,促进各方主体互利共赢。

挖掘平台经济发展潜力,增强扩内需、稳增长动力

平台经济因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高效的信息匹配机制,在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平台经济发展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机会,同时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快速实现交易;另一方面,平台经济发展将有效缩短商品销售链条,减少人力、物力和仓储投入,并因此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年度增速,表明平台经济在扩大消费、稳增长中依然存在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伴随平台经济的持续发展,消费互联网市场正日趋饱和,平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空间不断缩小,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窗口期。比如,2024年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明确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这意味着,在纵深做好做优消费型平台经济的同时,我国平台经济亟须进一步向工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方向拓展,横向做大做强面向中间生产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激发更大内需潜力。

当前,我国整体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投资乏力、消费放缓、出口承压,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和挑战,大连亦是如此。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大连将继续挑大梁、担重任,制定了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目标任务,显然,这离不开平台经济在扩内需、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在有效促进大连消费型平台经济提质增量基础上,我们需顺应当前国内国际平台经济转型发展趋势,充分发掘平台经济发展潜能,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通过促进消费、增加就业、拉动投资等,为大连冲刺万亿GDP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平台经济赋能优势,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平台经济打造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创新生态,集聚了大量创新资源,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显著优势,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平台企业拥有大量用户,汇聚了海量数据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同时,互联网平台以其巨大的开放性和链接融合作用,为用户提供了技能学习、经验交流的平台,提高了用户适应现代化生产生活的能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平台企业通过持续较高的科研投入,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成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同时,平台经济将重塑生产关系,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概言之,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将有效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从而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为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大连对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任务,提出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24年增长1个百分点,即15%目标;同时明确提出要加强科创平台建设、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将经济发展中的“质”和“量”内在统一,充分彰显坚持以高质量为前提的“冲刺”,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对此,应充分发挥平台经济赋能优势,为大连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赋能增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促进平台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助力大连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分别系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