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
《2024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发展调研报告》日前发布。该报告由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联合多家专业机构共同完成,深入剖析了我市智能制造产业在人才发展方面面临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人才需求旺盛,技能匹配度不足。调研发现,随着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制造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化的特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生产操作岗位和研发岗位的人才需求尤为突出。特别是具备复合型技能的人才,既能理解企业经营管理,又能落地智能制造价值体现,市场需求迫切。然而,市场上同时具备传统制造业知识和新兴技术技能的人才相对稀缺,导致企业招聘合适候选人难度大,招聘成本高,人才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规模与数字化程度差异明显,人才招聘与培训面临挑战。报告显示,我市制造业企业在规模和数字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信息化和数字化过渡阶段,而大型企业则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更为深入。不同规模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培训方面面临不同挑战:中小企业因资金和资源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同时缺乏专业的培训体系,员工技能提升受限;大型企业虽然具备资金和资源优势,但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同样面临市场上符合用人标准的人才较少的问题,且随着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政策支持有力,但人才发展体系仍需完善。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技术中心等的补助和奖励政策,以及针对高端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报告指出,企业在人才发展体系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才测评与培训体系不够精准、雇主品牌建设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培养效果。
各方携手为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在人才招聘方面,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项目,提前锁定人才资源;政府应加大对人才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开展智能制造专家入库及专家外派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解决方案。在人才培训方面,企业需构建全面的人才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层级和岗位的需求,开展精准培训;政府可对企业培训项目进行审核与补贴,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此外,报告还建议企业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我;加强雇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优化组织架构与权责体系,打破跨职能协作壁垒,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此次调研报告的发布,旨在为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助力各方共同推动我市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发展。未来,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训与企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为我市智能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随着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需携手努力,解决人才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