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凯〛
2025年1月,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干字当头,奋发有为,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不断开创“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连篇章”。从4年前的两次“力争”表述,到今年的“高质量冲刺”定性,标志着大连已经笃定要踢好万亿GDP城市的“临门一脚”。
“万亿之城”不只是城市经济实力、影响力的显性标量体现,也是产业体系结构、科创策源能力、资源集聚效应、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质量、开放包容程度、文化内涵水准、城市治理品质等综合竞争力的隐性矢量折射,还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格局、服务支撑国家战略的引擎变量标识。2024年“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扩容至27座,在区域经济版图上呈现集群特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仍是高质量发展“优等生”的集中诞生地,不仅反映出万亿GDP城市内涵深厚、秀外慧中,而且兼具一域之光、全域添彩的引领带动功效。同时,“万亿之城”对于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具有可感可及、支撑有力的现实意义:GDP总量过万亿,意味着城市产业活力强、创业多便利、就业更有力,更有助于推动“家门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味着科创实力强劲、文化资源丰盈,市民群众尽享多元开放、高端时尚;意味着更有实力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宜居的生态环境,让“共享发展成果”更为美好真切……
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是大连使命所系、发展所期、能级所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连进一步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之殷殷重托,需要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在辽宁考察时关于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大连担负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之区域使命,需要在提升城市能级和经济首位度上挑大梁、担重任,率先成为东北首个万亿GDP城市的标志性、引领性作用更显重要。与之相得益彰的是,发展现实支撑有力有效:2024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9516.9亿元,在不考虑价格因素影响下,2025年增速实现5.1%,GDP总量即可达万亿元。按照GDP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以上等年度既定预期,实现万亿GDP目标几成定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量质齐升,GDP增长6.2%,一般预算增长3.3%,规上增长10.9%,社零额增长9%,外贸增长13.3%,外资增长90.8%,首季“开门红”为“双过半”“全年红”夯基固本,形成胜势,“万亿之城”呼之欲出,胜利在望。
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核心重点在“高质量”,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锚定“两先区”定位,聚焦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性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鼓足干劲、真抓实干,着力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特色、新质生产力支撑强劲、经济结构高质量的万亿之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势厚植、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凸显的万亿之城,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与时俱进、营商环境领先争先创先、开放门户枢纽高水平的万亿之城,陆海统筹发展、城乡协同联动、区域整体性均衡性发展的万亿之城,城市品质卓尔不群、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的万亿之城。当下,尤为需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凝聚全市力量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合力推动“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图景”。
以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夯实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的发展基础。突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全方位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拓展中低收入群体增收路径,提高消费能力。以获批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培育壮大数字、信息、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更大力度扩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有效投资稳定增长,聚焦“十五五”重大工程、“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推动庄河核电、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大石化搬迁改造、中石油商储库及绿电等一批具有前瞻性、牵动性、战略性的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取得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量。
以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强劲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的动力引擎。坚持把创新作为产业抵御风险,增强“抗压”能力的最大底气,全面提升英歌石科学城效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人才集聚、科创成果转化的示范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壮大“石化担纲、汽船加速、轴机轨自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规模4000亿元、新一代汽车产业集群1000亿元、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集群600亿元、高端轴承和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各200亿元、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180亿元以上。培育发展“信息赋能、能源焕新、低空发力、未来可期”新兴产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2000亿元、洁净能源产业610亿元以上、低空经济应用场景30个,布局“人工智能+”、新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制造、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信息、金融、物流、贸易服务四大优势产业和科技、商务、绿色、海洋服务四大特色产业各展其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6%以上。
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蓄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的活力潜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向深向实,优化升级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凸显经济主力军、主阵地和主引擎效应。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开拓多元市场,全力稳外资稳外贸,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以城乡统筹、陆海联动开启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的均衡协调。突出产业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提升蔬菜、水果、水产、畜牧、花卉等产业品质,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突出海洋经济,做大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与材料、海洋信息与大数据等海洋产业,推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突出县域经济,精准谋划县域产业定位,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和农业特色镇,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民生改善、绿色低碳铺展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的幸福画卷。冲刺万亿GDP必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万亿之城”的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低碳成为时尚大连的新标签、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共同守护海蓝、岛秀、湾美的蓝色家园。以15项重点民生实事为抓手,让幸福大连成色更足,可感可及。强化源头治理,突出防控结合,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平安大连,为决战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大连市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