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由好 李丹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昨日,大连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大连市知识产权纠纷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聚焦2019年至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案件司法数据,深度解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效,回应创新发展需求。报告数据显示,五年来,大连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3718件,包含技术类案件、涉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等,数量位居辽宁省首位,这反映出大连地区知识产权发展及保护状况在全省处于重要地位。案件类型相对集中,侵害著作权、商标权纠纷占比超89%;结案方式较为多元,调解、撤诉比例高达81.3%;批量诉讼多发,被诉主体多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司法大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关键技术、品牌培育方面有待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保护意识等方面存在短板,人才储备和保护力度尚需强化等现实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大连法院将联合相关单位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并发出倡议: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共创协同保护新格局;要激活创新动能和数据价值,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要深化宣传治理,多元共治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大连法院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系统研判司法大数据,精准洞察发展需求,充分释放司法大数据的决策辅助效能,为大连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坚实司法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