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孟清〛
高考落幕,志愿填报结束。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三毕业生而言,这个夏天,既是对过往的告别,更是人生新篇章的序曲。那么,如何让这个特殊的过渡期成为调整状态、为未来发展蓄力的黄金时期?一起来听听教师谈高考后的正确“打开方式”,探索一份适合自己的“考后行动指南”。
战略休整:调整心态再出发
面对高考成绩、可能的录取结果和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有的人兴奋,有的人失落,既有期待也有忐忑。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大连市心理学会秘书长谷力群说:“我从心理学和生涯规划的角度提3点建议,希望帮助高三毕业生更从容地迎接未来。首先,面对高考成绩和即将到来的录取结果,接纳现实,坚定出发。无论是否满意,都是阶段性的成果,只意味着曾经的努力,无法定义未来的发展和人生价值。所以,不如慢慢沉静下来,整理好心情,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几年的长远目标上,坚定地往下一站走。
“其次,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规划。我的建议是积极探索,要乐观、要独立。当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父母的照顾,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克服生活上、学业上或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尽快融入新集体中。可以利用这个假期重新设定继续奋斗的新目标,为未来的求学、就业增加核心竞争力。
“第三,保障好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无论是外出游玩还是朋友聚会,都要守护好人身和财产安全。录取季,还要警惕所谓‘内部录取’‘奖学金预审’等诈骗陷阱,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院校进行核实,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如银行卡密码、家庭信息等。同时,在短暂的补眠期后,制订合理的日常作息计划,坚持每周锻炼,保障好身心健康。”
自我重塑:提升独立生活能力
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很多高三毕业生可能要到外地读书,所以,提升独立生活的能力至关重要。在这个假期,同学们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学习烹饪、整理收纳等生活技能,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以便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连烹饪学校培训处主任赵洋告诉记者:“每年,我们都会在暑假开办零基础的中西餐结合的培训班,主要面向高考后的学生,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个项目挺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不少孩子原本就对厨艺有兴趣,通过短期的集训,通常都能达到家庭厨艺的基准,学会一些基本主食、菜肴的制作方法,一边学习一边回家操练,既能犒劳家人,也能奖励自己。”据介绍,利用假期学习整理收纳的学生也不少,为未来的独立生活积累生活技能,拓宽视野。
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徐健建议,在提升生活技能的同时保持日常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英语是大学期间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工具。无论是考研、就业还是考公,良好的英语水平都能带来显著的优势。不妨利用这个假期,每天安排两小时左右的英语学习时间,通过背单词、看原版电影、听广播等方式,提升词汇量,锻炼听说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前了解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考试要求,做些准备。”
阅读是提升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徐健建议学生在假期多读书,“可以选择一些哲学、文学、历史类的经典书籍,如《论语》《孟子》《平凡的世界》《人类简史》等,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对个人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徐健表示,在拿到录取通知,确定了大学专业后,建议通过阅读专业入门书籍等方式提前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如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下载“学习强国”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Python基础编程;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阅读《经济学原理》等经典著作等。这些能帮助学生在入学后更快适应专业学习。
社会初探:在真实世界中校准人生坐标
徐健建议高三毕业生利用这个假期多参与一些社会志愿活动,如参加社区服务、公益活动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参与环保活动、关爱老人儿童活动等。“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升品德修养,还能结识不同背景的人,拓展人脉资源。这些经历在大学的社团竞选、奖学金申请以及未来求职中都能成为亮点,展现自己的社会担当和综合素养。”
如果假期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还可以寻找一份与自己兴趣或未来职业规划相关的兼职工作,如家教、超市收银员、自媒体运营助理等。徐健说:“通过兼职,不仅能赚取一定的生活费,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体验职场生活,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为未来就业方向提供思路。此外,同学们还可以报考感兴趣的证件考试,如机动车驾驶证、导游证等,以便未来学习、工作中用得到。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日常行为中的品德培养,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包容友善等,时刻以良好的品德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关注社会道德现象,积极传播正能量,通过自身言行影响身边的人,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