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裴廷安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郑鸿)红如玛瑙、黄似琥珀、紫若宝石,42个品种的大樱桃争奇斗艳。尝上一口,或酸甜可口,或脆甜多汁,让人欲罢不能。这是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日前在后海村村民文化广场举办大樱桃品鉴评选活动的场景。辖区企业和果农拿出各自的“当家花旦”展开激烈竞争,最终“斯凯拉雷”“塔玛拉”等10个品种获本年度“七顶山大樱桃十大金奖”,“宾库”“美国红”等10个品种获“七顶山十大好吃樱桃”称号。其中,今年首次获奖的新品种占据了“十大金奖”的半壁江山,近年重点推广的“当红品种”在“十大好吃樱桃”占比达到八成。
地处北纬39度黄金种植带的大连金普新区,是大樱桃生长的理想之地,大樱桃种植已有近百年历史,并在近20年进入高速发展期。据统计,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的大樱桃种植规模已达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年产大樱桃3.5万吨,产值突破12亿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州大樱桃”的主产区之一。
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七顶山街道大樱桃产业向新品种更新和科学管理要效益,每年进行的大樱桃评选活动,既是对产业发展成果的集中检验,也为果农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导果农推进大樱桃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和产业升级,形成精品领航、群“樱”荟萃的生动局面,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据七顶山街道经发办主任李明明介绍,近年来,该街道每年有计划引导果农因地制宜更新苗木,先后取代传统品种45万株,通过选用3~5年树龄的苗木缩短空果期,极大地增强了七顶山大樱桃的市场竞争力。
老虎山村是七顶山街道种植规模最大的大樱桃生产专业村,共栽种35个品种的大樱桃约30万株。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柱林告诉记者,从2018年开始,该村先后引进“俄八”“宾库”“塔玛拉”“科迪亚”“弗里斯科”“火箭”等国内外最新品种,今年引进的新品种就有“阿雷科”“皇家雷尼”“青森”“玲珑脆”等,使全村大樱桃新品种已达总数的3成以上。家有50亩大樱桃的老虎山村果农葛长阳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俄八’的优等果每斤市场价为45~50元,而栽种面积较大的传统品种沙蜜托每斤仅为15~18元,红灯则每斤只能卖到12~13元。即使考虑到品质更新成本,近两年新品种为我带来的增收每年也在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