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焕活力 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

2025年07月07日

〚张宇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战略地位,既体现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更彰显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治理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题破局,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的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抓住作风建设这个最能鲜明折射党性修养的“牛鼻子”,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树新风,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新时代作风建设从立规矩、正风气到固根本、谋长远的历史性跨越,对于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徙木立信: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

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政治重构。中央八项规定以“徙木立信”的政治智慧,打破了“破窗效应”的惯性循环,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范式。这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徙木立信”治理智慧的创造性转化,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建立政治引领、制度规范和文化引导的治理机制,实现了从“立信于民”到“取信于民”的跨越,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价值维度上,作风建设承载着重塑政治伦理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的辩证思维,揭示了作风建设蕴含的破立辩证法: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舒适区”,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常态。打破特权思想的“惯性思维”,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这种“破”与“立”的辩证统一,既是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战略应对,更是实现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

持之以恒: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创新

制度治党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或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基础性党内法规,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数次的修订及完善,既体现了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更彰显了“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通过将作风建设要求嵌入党内法规体系,转化为纪律处分条例的具体条款,形成了“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的制度链条,使“铁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在治理机制创新层面,形成了“以上率下与以下看上”相结合的监督体系。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与群众“雪亮眼睛”的监督力量有机结合,构建起立体化监督网络。这种“头雁效应”与“群雁齐飞”的互动模式,既强化了党内监督的权威性,又激活了群众监督的主动性,使作风建设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作风问题的精准识别与动态监测,推动监督方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

久久为功:作风建设的新时代使命与地方实践

新时代作风建设承载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抓手,作风建设必须实现从“治标”向“治本”的跃升。这要求我们既要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更要培育“化风成俗、固本培元”的自觉。通过将作风建设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推动“不敢腐”的震慑向“不想腐”的自觉升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政治根基。

在地方治理层面,作风建设是检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全国各地关于作风建设的示范案例可为大连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有益借鉴。如:合肥市在包河区试点建立“作风建设观察点”制度,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代表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督队伍,通过定期暗访与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将作风问题细化为会议效率、政策落实、服务态度等具体观测维度。试点地区通过建立“群众参与—过程监督—效果评估”闭环体系,推动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企业办事流程持续优化。该创新机制入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典型案例,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可量化、可追溯的治理闭环,以“开门监督”实践深化“人民至上”理念,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基层作风建设新模式。

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既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更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实践要求和时代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通过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创新监督机制、培育政治文化,推动作风建设从“徙木立信”的初始承诺转化为“化风成俗”的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唯有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方能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以清风正气护航伟大征程。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