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显威”虫口夺粮 70万亩玉米田实现绿色防控

2025年07月17日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小华)记者昨日从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全市70万亩玉米田的赤眼蜂放蜂防治工作近日圆满收官。通过科学投放赤眼蜂这一绿色防控手段,不仅有效遏制了玉米螟的危害,减少了大量化学农药使用,更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全市玉米丰产筑牢了坚实防线。

玉米螟作为玉米生产的主要威胁,其幼虫蛀食心叶、茎秆及果穗,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常导致减产。而赤眼蜂作为玉米螟卵的寄生性天敌,能通过寄生玉米螟卵块阻断其孵化,具有靶向性强、以虫治虫、减少化学农药依赖等显著优势。近年来,大连市始终将玉米螟防治列为农业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绿色防控路径,以“农药减量增效”为关键技术手段,全力守护粮食安全。

为筑牢防治基础,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提前备足防控物资。通过公开招标采购赤眼蜂卡280万张,按照“4卡/亩”的标准分两次投放,6月中旬和下旬各投放 2卡,确保每亩投放赤眼蜂1.8万头以上,构建起立体防控网络,为有效防治玉米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科学部署指导方面,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依据县区虫情监测数据、玉米螟化蛹羽化进度,并结合天气情况,精准划定6月中旬至月末为最佳放蜂期。中心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户开展赤眼蜂投放工作,累计发放技术明白纸3万份,规范了放蜂实施流程,确保防治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据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有效防治玉米田面积达70万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40余吨,提升了全市玉米种植生物、物理防控技术覆盖率24%以上,实施区域玉米螟绿色防控综合防治效果近70%,有力降低了全市粮食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