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职业实践体验宜先行

2025年07月17日

〚董宇〛

2025年高考录取正在进行中。而此前的高考志愿填报对于每个考生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考验。依据往年高考考生反馈,部分考生存在对专业不了解、填报志愿选专业时比较迷茫的情况,也有部分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没有结合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入学后对专业不满意,但又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的专业是什么,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此,高中生的职业实践体验不容忽视。

对于高中生而言,既要在上千种职业中选出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又要面对职业种类不断更替变化的现实,如此种种,高中生应如何选择、应对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意识地进行职业体验实践,对高中生来说非常必要,也很有益处。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期望从事什么职业,就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因此,在高中阶段让职业实践体验先行,无疑对帮助高中生及其家长走出迷茫具有现实必要性。

近年来,我省实行的新高考政策,需要高中生对未来的职业和大学专业提前规划。新高考改革将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辽宁省采用的是“3+1+2”模式。“3”为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科;“2”是指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科。这意味着,高中生从高一起就面临着高考科目的选择,而选科的依据除兴趣爱好、擅长科目外,还要兼顾将来大学专业以及未来职业选择的考量。

职业实践体验的缺失,以及缺少职业规划和大学专业规划,容易导致考生和家长因信息不对称而焦虑迷茫。如果学生和家长能有意识地从高一年级就开展职业实践体验,有职业规划、专业规划的意识,了解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围绕新高考模式的变化,解读大学各专业,那么,高三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能从容应对了。

因此,特别提醒新高一的学生和家长,从现在起就要留意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提前了解大学的某些专业是干什么的、专业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将来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怎么样,把职业和专业的规划前置细化到高中阶段的选科中来,让高中生提前对自我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从而避免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避免职业选择的迷茫。

把以往“高中学业规划——大学专业规划——职业规划——就业工作”的传导,逆向为“职业实践体验——职业规划——大学专业规划——高中学业规划”的传导。以职业规划带动专业规划,以专业规划带动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同时,通过深入系统的职业实践体验,帮助高中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根据自身特长进行职业规划,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意识到个人能力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帮助高中生谋求主动发展的内在诉求,从而使高中生明确努力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憧憬,学习更主动,更有动力,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提高全社会的人才培养效率,这无疑对青少年、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职业实践体验若能实现农业、工业、商业、行政机关等产业和行业全覆盖,可帮助高中生在职业体验实践中领悟到,现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各科基础知识,都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派上用场,例如从事农林牧渔业,需要掌握生物、化学知识;从事采矿业需要掌握化学、物理、地理知识;从事金融业,需要掌握好数学知识等。

职业实践体验若能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管理等部门岗位全覆盖,可帮助高中生了解不同部门岗位的素养要求,例如技术类岗位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思维及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服务类岗位需要耐心、细致、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类岗位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技巧和全局意识、正直公正的品格及善于沟通的能力等。

系统化规模化的职业实践体验需要打破学校界限,转而以高中生的职业规划和专业规划的方向为单位进行组队。同时,职业实践体验涉及各行各业,单靠教育部门很难实现,需要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最好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然后再推广开展。

(作者系大连市第五中学科研主任、高中思政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