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金普新区召开服务企业暨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聚焦营商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出“金普有情,风雨同行”营商环境品牌,围绕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从人才、金融、科创、数字、法治五方面企业发展核心要素着手,推出15条精准高效、协同联动的创新举措。半年来,金普新区通过“强政策、筑平台、促对接”,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首选地”、金融保障“支撑地”、科技创新“策源地”、数字赋能“先行地”、法治护企“最优地”,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政府服务能力,让日趋向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打造人才集聚“首选地”
激活企业发展“新引擎”
金普新区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先后出台《金普新区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发展人才政策(试行)》《金普新区集聚年青人来连留连工作举措》等系列人才政策,加快构建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推出“金普产业创新领军人才”“金普工程师”“金普工匠”等新区独有人才政策,已选树10名“金普工匠之星”和100名“金普工匠能手”分别予以每人12万元和1万元资金奖励。围绕构建高品质人才服务生态,分类分级制发“金普英才卡”,系统性推出人才交通出行、子女入学教育、医疗保健服务等具体举措。截至目前,已认定备案“金普英才卡”A类人才255名,累计为人才提供专家预约、优先检查等服务近20次,大连国际机场商务区提供登机服务近60人次。
推进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聚焦政府、企业、人才三方需求开展专业化服务,构建数字化、专业化产业生态,形成覆盖全主体、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综合体,打造新区人力资源服务新品牌。目前平台在招岗位共1141个,由平台举办的现场招聘会共计提供岗位1000余个,线上线下累计参与求职者3万多人,初步达成意向1200余人。建设金普新区首家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截至目前,产业园引进企业14家,已与辽宁省12家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合作关系,上半年短期实训约300人,下半年预计实训学员人数达1200人。同时,与3所高校围绕利用人工智能+数字人技术打造“乡村振兴一村一品”数字经济示范项目,研究制定实训人才培养方案。推出“东北首个千套级人才公寓”项目。以“青年友好型社区”为目标,将青年人才公寓与保障性住房有效结合,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活动策划等多举措,吸引青年人才集聚大连、扎根金普。
打造金融保障“支撑地”
焕发企业发展“新活力”
深化产融协同发展纽带。在持续推动2024年金融·产业对接大会企业后续融资工作的同时,全力筹备新一轮金融产业对接活动,调研产业发展痛点、堵点,梳理企业融资需求。承办“金普新区双AAA国有企业协同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大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整合资源等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助力产控集团、德泰经发双AAA主体信用评级,以实际行动推动金普新区成为东北首个拥有两家AAA主体信用评级国有企业的地区。
持续发挥“首贷续贷中心”服务效能。自中心建成以来,累计向金普新区2643家企业发放首次贷款20.39亿元,为254家企业提供635万元贴息支持。今年上半年,已为金普新区27家中小微企业发放首贷贴息119万元,为11家企业提供503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支持,新拓展2家应急转贷资金合作银行。
加快推进基金小镇建设。通过引进基金公司、设立基金产品、本地基金孵化、路演与金融服务等方式,为入驻基金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资本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承办“创投辽宁基金走大连(金普新区专场)”路演活动,大连金宝至电子等5家新区优质企业现场展示项目亮点,吸引深创投、锐合资本等40余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参与。同时,借助深交所科融通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构建“线下展示+线上对接”双轮驱动模式。举办“科技金融 金普赋能”科技企业融资培训沙龙,围绕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科技创新政策等关键领域,搭建政府、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多方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宫婷 徐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