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院首次发布对外委托鉴定白皮书

七成以上为法医临床、文书鉴定、建筑工程鉴定类别
2025年08月08日

本报讯(由好 王璐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昨日,大连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大连法院对外委托鉴定白皮书(2022—2024年)》(以下简称《白皮书》),全面通报全市法院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开展情况。这也是大连中院首次针对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发布白皮书。

《白皮书》对2022—2024年全市法院对外委托鉴定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分析了工作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规范司法鉴定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对外委托鉴定工作质效提供了实践参考。

数据显示,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对外委托鉴定案件13821件。其中,2022年受理3874件,2023年受理4949件,同比增长27.74%;2024年受理4998件,同比增长0.99%,呈现出“2023年显著增长、2024年稳步上升”的态势。

从案件分布情况来看,对外委托鉴定案件收案数量存在不均衡现象。沙河口区法院等4家法院三年案件数均超过1500件,而长海县法院等3家法院则在400件以下;从专业机构受理案件数量分布来看,大连中山司法鉴定中心等9家专业机构三年受理案件数量在500件以上,大连森泰林业服务有限公司等13家机构三年受理案件数量则在10件以下。从对外委托鉴定类别划分来看,七成以上的对外委托鉴定案件为法医临床、文书鉴定、建筑工程鉴定类别,约三成为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等鉴定类别。

据介绍,2022—2024年,大连法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工作为核心,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对外委托鉴定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集中表现为委托鉴定专业领域持续拓展。大连中院2003年建立对外委托机构名册,现在已经有85家专业机构,涵盖了法医、物证、工程建设、资产评估等19个专业领域,委托鉴定工作程序持续规范。大连中院制定并发布了延期审批、远程视频摇号、退鉴规范、鉴定征询等一系列工作制度。2024年全市法院对外委托鉴定案件平均鉴定期限降低至30.67个工作日,对外委托鉴定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审判执行水平持续提升。近三年,大连中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制定和发布《各机构受理涉诉委托的业务范围》《法医、文检类鉴定工作规范指南》《委托鉴定、评估工作文件汇编》等规范文件,2024年,在省内首创工程鉴定机构联合体“三鉴合一”联合委托模式,鉴定质效得到有效提高。

《白皮书》指出,当前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存在新类型鉴定机构专业机构少、鉴定行业规范化建设不足、部分机构能力有待提升、鉴定意见审查质证需强化、专业机构考评机制不完善、鉴定收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大连中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专业机构准入监管,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培训评估,规范收费行为,建立前瞻性管理体系。二是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建议专业机构加强场所设施建设、配齐人员设备、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服务司法和人民群众能力,协同人民法院构建公平、有序的司法鉴定环境。三是严格规范程序,科学审查质证。法院要持续完善委托鉴定规范制度,强化鉴定必要性审查;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积极主动探索专家辅助人、技术调查官、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制度机制,通过专业技术咨询和技术审核,实质性审查鉴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