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近年来,大连法院聚焦民生“小案”,探索类型化、标准化、透明化审理方式,打造“心连小案、法护民安”司法品牌,通过办好民生“小案”传递司法温度,同时扎实推进普法工作,实现纠纷化解与法治宣传双效提升。
精准解纷方面,大连法院构建“精准识别+多元解纷”体系。针对涉未成年人案件,联合社会力量建立社会调查、多元解纷、回访观护全链条机制,落实“三审合一”并首创“三个不送”制度,筑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防线。就业领域,大连法院与人社局、总工会推出“连众调”机制,构建“法院+人社+工会+N”解纷网络,以“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化解劳动争议。2024年3月印发的《工作指引》,将婚姻家庭、教育等十类案件分类处理,全年调解涉民生“小案”14622件,调解率30.89%,调撤率61.15%,在纠纷化解中融入法治引导。
为统一裁判尺度,大连法院打造“库网融合+上下联动”模式。27名法答网专家组成“对下指导专家库”,每月在线解答基层疑问,定期量化分析提问并统一回应类型化问题。建立“发改案件案例回溯机制”,改判或发回案件须附案例库比对报告,精准把控裁判差异。同时引导调解员运用案例库开展工作,通过“基层有困惑、法答网指引,审判有争议、案例有答案”的良性循环,2024年一审民生“小案”服判息诉率同比提升2%,二审发改率下降4.26%,案例库成为普法与审判指导的双重载体。
便民服务与普法宣传上,推行“一窗通办+宣传指引”举措。诉讼服务中心“一窗通办”窗口涵盖立案、查询等20余项事务,办理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前台审查+后台登记”模式保障高效立案。普法工作方面,2024年发布涉民生典型案例60余件,通过案例解读普及法律知识;针对案件共性问题向行政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以“示范判决+司法建议”推动行业规范,将“个案智慧”转化为“类案经验”,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大连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如我在诉”意识,在办好民生“小案”中强化普法功能,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提供坚实司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