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普惠制”升级服务“专业化”

2025年09月22日

本报讯(杨景怡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董升)“这是我第二次和孩子一起到社区‘心灵驿站’参加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效帮助孩子缓解了学习压力,也缓和了我们的亲子关系。”居民吴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吴先生提到的“心灵驿站”是高新区凌水街道栾山社区创新打造的“青年共享空间”志愿服务品牌中的一个项目,也是栾山社区推进大连市首批“心理咨询师进社区”试点社区建设的最新探索。栾山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打造“青年共享空间”志愿服务品牌,至今已在“心灵驿站”开展心理健康讲座4场,一对一咨询服务5次。

作为大连市首批13个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之一,栾山社区深入发掘社区治理的“宝藏资源”,招募各有所长的青年志愿者700余名,创新推出“青年共享空间”志愿服务项目,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各司其职,为社区治理凝聚起“1+1>2”的强大合力。

栾山社区将6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空间重构,规划出了包括心灵驿站、萌童家友站、多彩课堂、法律能人室四个功能区域在内的青年共享空间。在这个创新空间里,社区工作人员为志愿者提供沟通技巧、安全规范等专业培训,志愿者则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法律咨询、文化教育、亲子活动等多元化服务。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完善的志愿者激励机制,通过积分兑换、激励奖励等方式提升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如今,这个“青年共享空间”已成为社区最活跃的“打卡地标”。在法律能人室,执业律师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在心灵驿站,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在多彩课堂,教师志愿者开设绘画、书法等特色课程;在萌童家友站,幼师、有育儿经验的志愿者面向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户外拓展和节日手工等活动。各个功能室根据居民需求排班服务,实现了良性运转。

自项目启动以来,栾山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直接服务居民近1000人次。越来越多的居民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主动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除了服务于“青年共享空间”项目外,他们的身影还穿梭在环境清理、治安巡逻、垃圾分类等社区治理的各个方面,绘制出了一幅“社区是我家”的和谐画面。